热议:莺莺传是大团圆结局吗_莺莺传

时间:2023-05-15 13:01:25来源:互联网

1、情节不同。

2、《莺莺传》中莺莺是孀妇,区别与后来作品中的少女;对于张生,莺莺最终是“自荐枕席”主动示爱;张生曾几次赴长安,应为赶考;莺莺弹琴,张生窃听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3、当张生再次赴京时,莺莺已预感自己与张生终是分别,预感悲剧;张生最终对莺莺是“始乱终弃”,当与友人谈及此事时,又斥莺莺为“必妖于人”的“尤物”,足见其薄情。

4、《西厢记》中张生对莺莺的感情是非常主动的,主动向红娘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;张生与莺莺的初次正面接触是其偷听莺莺焚香祷告,张生吟诗试探,莺莺回之。

5、张生与莺莺初次交欢,是莺莺寄诗约定的;张生赴京赶考是因为崔老夫人不招白衣女婿,被迫去的;张生最终是中得状元。

6、《西厢记》与《董西厢》都深入对人物的情态、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描写,《莺莺传》则不具备此特色。

7、2、结局不同。

8、《莺莺传》最终以张生的“始乱终弃”悲剧结尾,莺莺委身他人,张生另娶。

9、《西厢记》张生中得状元,除授河中府尹,娶得莺莺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
10、3、艺术特色不同相较于《莺莺传》简单描述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的故事情节,《西厢记》的情节无疑要丰富得多,人物形象也立体生动得多,更容易博取读者的好感。

11、《莺莺传》里的张生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,不敢反抗崔夫人这种封建家长,甚至对莺莺始乱终弃,令人厌恶。

12、但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里的张生却勇于追求爱情,且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既可爱又感人。

13、扩展资料:一、《西厢记》创作背景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故事虽本唐代元稹《莺莺传》,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《西厢记诸宫调》。

14、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、陕西行台监察御史。

15、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,愤而辞官,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。

16、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,开始了杂剧创作。

17、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,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《莺莺传》改编成《诸宫调西厢记》,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。

18、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,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。

19、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。

20、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,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的写作。

21、该剧大约写于元贞、大德年间(1295~1307年)。

22、2、后世影响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被明代的李日华改编成南曲《西厢记》,清代以后昆曲、京剧等各种地方戏都在演出,而且对汤显祖的《牡丹亭》和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23、如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三回的回目“《西厢记》妙词通戏语 《牡丹亭》艳词警芳心”即直接关涉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。

24、历代文人对《崔莺莺待月西厢记》尤为青睐,现传明、清刻本不下百种,为古典剧作之冠。

25、拉丁文、英文、法文、德文、俄文、意大利文、日文等均有译本,影响所及,遍布全球。

26、一、《莺莺传》创作背景传奇小说名篇。

27、元稹撰,原题《传奇》,《异闻集》载此篇,还保存原题,收入《太平广记》488卷,收录时改作《莺莺传》,沿用至今,又因传中有赋《会真诗》的内容,俗亦称《会真记》。

28、其篇末说:“贞元岁九月,执事〔友〕李公垂(李绅字)宿于予靖安里第,语及于是,公垂卓然称异,遂为《莺莺歌》以传之。

29、”今考出是贞元二十年(804年)九月,元稹将故事讲给李绅听,李绅作《莺莺歌》,元稹写了这篇传奇。

30、2、后世影响《莺莺传》在唐传奇的发展中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

31、在它之前小说,如《离魂记》、《任氏传》、《柳毅传》等反映爱情生活的作品,都多少带有志怪的色彩。

32、《莺莺传》写的则是现实世界中婚恋人情。

33、自它开始,陆续出现了《李娃传》、《霍小玉传》,使唐人传奇中这类题材创作达到了顶峰。

34、《莺莺传》是唐人传奇中影响最大、流传最广的传奇作品之一,故事广泛流传,北宋以降,士大夫“无不举此以为美谈,至于倡优女子,皆能调说大略”。

35、当时,李绅就受其影响,写了《莺莺歌》,宋代有赵令畤《商调蝶恋花》鼓子词、《莺莺传》话本、《莺莺六幺》杂剧,金代有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,元代有王实甫《西厢记》杂剧,明代有李日华《南调西厢记》、陆采《南西厢》,清代有查继祖《续西厢》杂剧、沈谦《翻西厢》传奇等。

36、直到今天,活跃在电影、电视以及各种剧目中的西厢故事,《莺莺传》仍是其源头。

37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莺莺传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关键词:

相关资讯
热门频道